黄圃腊味|传承

时为清末光绪年间,一个叫王洪(王联盛,1836年生)的粥店店主遇到了现在饮食业随处可见的情况——肉料过剩。在没有电,更没有电冰箱的年代,他没舍得任凭肉料变质,而是开动脑筋,活用祖宗传下来的保鲜古法。他是怎么做的呢?首先把肉料切成粒状,再拌以糖酒味料,装填于用猪小肠掰出的薄衣内,最后吊掛于尚有余热的烧猪炉中烘干。没错,这就是腊肠最原始的做法!这种像一件凝固的往事那样,浓浓郁郁、沉沉醇醇,让人回味无穷的味道,对已经把天地哲理融于生活和思维习惯的中国人来说,简直就是天赐的美味。

       如此坊间到整个小镇都牵起一股腊味风潮,没想到过去百年,不仅余香未散,更分外扑鼻!


【小镇五坊,传艺八方

  黄圃“五古坊”为灵会坊、鼓楼坊、三社坊、岗东坊、北头坊。老祖宗王洪就是灵会坊人。腊味作为一门手艺,是黄圃人引以为傲的拿手绝活,也是讨生活的好路子。从输出腊味到输出腊味师傅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没有黄圃师傅坐镇,商家的腊味生意就做不下去,这成为行业铁律。

  沧州栈的创始人就是黄圃北头坊的黎敦潮师傅(花名大泡货);八百载的崛起全凭黄圃师傅的创新技艺;何念富师傅(黄圃灵会坊人)坐镇原来的东昌商号,才有今天的“皇上皇”……

      广商从来胆大精细,黄圃师傅也遵从传统手艺人对东家的忠诚,两者契合形成的化合效应,在海内外缔造不少腊味老字号的同时,也培养了人们食腊味的潮流。广式腊味的繁荣也乘风到来,也意味着腊味真正地从黄圃一个小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!

“五坊”时代著名师傅:

      王添、王锦全、王德明、王伟和、何牛昌、黎敦潮、黎炳联、范带、刘九、刘敦等

【春为农户,秋作师傅

  在“公社化”年代,五古坊真正作古,但腊味这门手艺仍然是黄圃人珍视无比的传统。黄圃人一方面埋首田间,继续“与天斗其乐无穷”。在立秋时节,便摇身成为一个个腊味制作班底,受聘于海内大大小小的腊味商号。

  即使当时绝大部分劳动收获都化作“工分”,要任凭集体分配,但跟着老师傅们走出家乡,学习锻炼手艺的好机会,已经让年轻人甘之若饴!黄圃腊味的第三代传人们,就是在这种苦中作乐的特殊浪漫下,从技艺到见识都获得大大的成长,为此埋下日后自主创业的种子。也正正因为这股新力量的崛起,方让黄圃不仅仅是腊味发源地,更成为名副其实的腊味之都。

“公社”时代著名师傅:

    黎世友、陈苏九、何嵾、王珠宝、林纯、韩纯、李龙、王汇财、黄均洪、王大嵾、黎耀玲、王朝荣兄弟等